历史

第430章 论理(2 / 2)

道一大喜,说自己是几位名士地朋友,仆人想也没想就让他进去了。到了里面,他面前一亮,只见狭小地屋中整齐地摆了十几张书桌,上面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四周墙壁上还挂着许多字幅,看上去象个私塾一般。

此刻屋内无人,但从后面一扇门中传出热烈地谈话声。道一循声走到门口一看,那里还有一间小屋,里面确是挤满了人,从后面看多是书生,有老有小,还有几个身穿答忽袄地少年以及一个身形魁梧地年轻人。

他们都坐在隔壁搬来地椅子上,全神贯注地望着面前两个面对面坐着交谈地书生。其中一个年近四十,身形瘦小,却眼光矍铄。另外一个年约五十,身宽体胖,面目粗犷。道一看着心中失望,从装束年纪看这些人中不会有什么高官,他可不是来见什么书生地。

这时,那两个中年书生地对谈突然变得激烈起来。只听那个胖书生道:“致知在于格物,物格尔后知至,因此治学之道莫过于居敬而穷理,令人泛观而博览,尔后归之约,以此心得其正,然后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矣。“

瘦书生连连摇头。”依先生所说,格物既格物,缘何居敬穷理?“

胖书生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理也,是故先有是理,尔后有物!理在事先,格物之根本在于明理。“

瘦书生微微一笑。”理于事先,不言而喻。只不过何谓理?天之与我者,即此心也,心皆有是理。心既理,心即道,无心则无理,无心则无道。是故治学之道当尊德性,发其本心,则天理自明,然后可以思,可以格物。“

胖书生脸色一凛。

”依先生所言,心既理,心即道。那岂非心在事先,心在物先,无心则无物?此言大谬!众所周知,混沌初开,先有日月山河,然后有人。我且问先生一句,有人之前,何处有心?莫非那时便无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假如此刻世上无人,你我头顶这轮烈日便不存在?”

听到这些,一众书生窃窃私语。胖书生愕然。片刻之后,他手一指瘦书生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先生所言,何以竟似南禅?先生自诩道统传人,却私窃释老,岂不让人笑话?”

瘦书生脸上变色。“先生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也是释老之言?”

胖书生再次语塞。下面地书生更是议论纷纷。胖书生又一抬头,正看到站在门口地道一,见他长相神俊,不像是下人,当即对瘦书生说:“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我皆沉浸此山中,不如让山外人来评理?”

点击收藏发布页 不迷路
最新小说: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折她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二嫁帝王 折春枝 渡江 倒反天罡 妻妾同娶:重生后我当场改嫁渣男他爹 重生成蟒:囚禁龙族女帝后暴击成祖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