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如己出。”
花父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花灼都对答如流,让他十分满意。
就连参加花灼及笄礼的街坊邻居和朋友们,对她也都是赞不绝口,尤其是家里有儿子的,纷纷感慨以后的儿媳妇,就得像花灼这样,乖巧懂事听话,还能干活,心胸大度,体谅丈夫且嫉妒之心。
“这花家养出来的女儿真不啊,要不是因为她是喻家的儿媳妇,我们家肯定要上门提亲的。”
“就是啊!好儿媳都是别人家的,哪像我们家的那个,成天好吃懒做,干活那么少,脾气还特别大,关键是到现在还生不出个儿子。”
“我要是能有花灼这样的妻子就好了,有她持家让人安心,还不耽误我在外面去见红颜知己。唉,可惜啊……”
这些“夸赞”的话传到花灼的耳朵里,她并不开心。
或许对他们来说,有这样的妻子、儿媳妇是特别好的事,但对她而言,这是看不见的枷锁和牢笼罢了。
可是,她嫁人之后,就得过这样的日子,挣不开,逃不掉,不如早早认命。
但是这些夸赞的话,对花父花母而言却格外受用。
他们以教养出这样的女儿为荣,以大家争着想要她这样的妻子、儿媳妇自豪。
要是女儿嫁不出去、没人要,这才是丢脸的事!
喻母找到喻琅,恨铁不成钢的拧他:“你瞧瞧多少人想把灼儿娶回去?你居然还不肯娶她?多好的婚事,就你一直拒绝。”
“我没说不娶她。”喻琅躲着喻母,朝花灼那里看了一眼,心情复杂的很,“我就是不喜欢你们从小把我和她捆一块儿,成天拿婚约的事来约束我。”
“那你要娶她,还拒绝这门婚事干什么?”
“说了你们也不懂,反正你们越是要我和她成婚,我就越是不愿意。”喻琅不想和她多解释,朝旁边躲去。
真要娶花灼回来当妻子,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只是,他还不想这么快就成家。
反正他和花灼从小一起长大,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就算再过个几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等他到时候想成婚了,再来履行婚约,不也一样吗?反正花灼是他的,也跑不掉。
花灼的及笄礼结束之后,街坊邻居也都知道花家的女儿长大了,可以嫁人了。
他们打趣的问道:“花灼什么时候嫁到喻家去?”
“及笄礼都结束了,婚事还不赶紧办了?”
“喻家娶这么个儿媳妇回来,以后有好日子咯。最好今年就怀上,明年就抱孙子!”
喻父和喻母自然乐得合不拢嘴:“就快了,两个孩子的婚姻大事,得好好准备才是。”
花父和花母也笑着应对街坊们,但他们眼底却很是担忧。
到现在喻琅都不肯松口,这事要传出去,岂不是要被人笑话了?
他们对花灼使眼色,让花灼去陪着喻琅,讨得他的欢心,好让他早点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