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万里。这是诸天万朝,共有的一个大晴天。秦时的咸阳,汉唐的长安,六朝的建康,大宋的东京,大明的北京……在每一个时空,每一处位面,此刻都有阳光照耀,温暖如春。轰隆隆。随着一阵巨响,天上的云雾散发出耀眼的金光,组成了文字。惊呼声响彻在万朝:“神迹啊!”“定是天降神明!”“速去禀告陛下,神仙显灵了!”很快,天幕上,浮现出一行行苍劲磅礴的字迹,闪烁着流光溢彩,仿佛无数的神龙在腾飞摇曳。虽然认不清是什么字体,却让所有人都能在第一时间看懂含义。这一定是出自仙人手笔吧!【中华上下五千年,发生了无数璀璨的大事件,浩瀚如群星】【华夏文明,是博大而又包容,坎坷而又辉煌的,虽然经历过许多的霹雳与浴火,动荡与浩劫,却从未被真正毁灭】【只因,每一次面对劫难,中华民族的人杰先贤们,都表现出了贞如松柏,日月同光的品格,浩然永垂青史,万劫难灭丹心,有着非同一般的高风与勇气】【头可断,血可流,名可灭,唯脊梁不可屈,旌旗不可堕,翰墨不可断,乃有斯文大义,擎天正气,高岸深谷,星火不绝】【即将开启的副本“崖山海战”,正是其中代表!】许多人看到此处,都颇有感触。……战国时代,大秦位面。秦孝公嬴渠梁抬头望着天幕,若有所思:“【贞如松柏】,仙人提到的这个词很好,用来形容先生,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王上谬赞”,商鞅白衣如雪,微一拱手,“今日得见此神迹,可见天佑大秦,变法必能顺利展开。”嬴渠梁,是秦始皇嬴政的天祖父,也是后来大秦一统天下,“奋六世之余烈”的第一世。他在位期间,最大的事件就是商鞅变法。如今,正是变法元年。商鞅一早就入宫,过来和他交流计划。嬴渠梁表示,先生你尽管放手去做,我相信你,出了什么问题有我担着。他也确实没有食言。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他为商鞅抵挡住了无数的攻讦和诘难,君臣二人将风雨共济、生死同归。是君臣,也是挚友,更是后世津津乐道的一段史书佳话。日色酩酊如醉,笼罩在年轻君王的眉边,烈色如火。嬴渠梁忽然来了灵感。【贞如松柏】这个词很好啊,他决定活学活用。他转头看向商鞅,目光清湛而诚恳:“君如松柏,我如青山,同心同德,永为知音[1]。”商鞅:“……”虽然是这个道理没错,但怎么总感觉被人抢了台词?他露出了一丝浅淡的微笑,像是流照在秦国苍莽山川之上,一抹皎洁无暇的月光:“谢过王上。”对此,嬴渠梁的回应是:“害,你我都是青山松柏了,还客气啥。这是穆公剑,我大秦镇国之剑,先生快拿去主持变法,有不服者皆斩之!”商鞅:端庄微笑.jp他表示,王上你开心就好。……大汉,武帝位面。霍去病看着天幕,自动对号入座:“【非同一般的高风与勇气】,这说的不就是我吗?”卫青“……”汉武帝:“……”卫子夫:“……”此刻,这间宫殿里正坐着数人,他们分别是,如今的天下之主汉武帝。大汉皇后卫子夫,以及她自带的两个天选SSR,卫青与霍去病。第三个SSR,小不点霍光,目前还在卡池……不是,还在桌子边休息,呼呼大睡。小霍将军鲜衣年少,风华正好,襟前缀着的玉石泠泠清脆晃动,高冠束发,一瞥眉目皎皎若星辰。他抬起头,神采飞扬地说:“我饮马翰海,封狼居胥,西规大河,列郡祈连,天幕上的这句夸奖,难道不是专门为我量身定制的吗?!”少年人的意气风发,总显得那么理所当然,那么讨人喜欢。何况是他这样一个天纵之资、将星闪耀的天才,骄傲一点怎么啦。卫青无奈地伸出手,拽住外甥的衣袂,对他使了个眼色。虽然是大实话,你也不能就这样子说出来吧。小霍将军被拽得一趔
趄,回头茫然道:“舅舅,你眼睛咋了?”卫青:“……”这外甥没救了!汉武帝对此却很认可:“朕的冠军侯横扫四野,肃清八荒,亡祁连山,使匈奴六畜不蕃息,失焉支山,使匈奴婦女无顏色,如何当不得这区区一句夸奖?”“就算天幕上这所有好话都加在一起,冠军侯也配得!”卫子夫容色娴静,也露出了一抹温柔的笑意:“妾身再同意不过了。这天幕确有几分眼光,对我们冠军侯的赞美恰到好处。”小霍光揉揉眼,望着天幕,欢欣鼓舞道:“是耶!阿兄是最棒的,我永远最喜欢阿兄了!”一人赞美了一句,最后压力都给到了卫青这边。卫青:?我经常因为吹霍不够卖力,而感到跟你们格格不入!……大唐,贞观位面。唐太宗李世民看着天幕,特别是【脊梁不能屈】这个形容,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魏征,他的谏议大夫。魏老匹夫不仅脊梁不屈,嘴巴更不屈。李二无数次被他的劝谏气得浑身发抖,想把这厮连骨灰都扬了,但每一次,又都因为长孙皇后等人的劝说,忍耐了下来。正想着,魏征又阴魂不散地飘了过来:“陛下!”李二条件反射地站直了身体。不对啊,他很快反应过来,朕堂堂一国之君,为何要怕这老匹夫?刚想着硬气一回,不料,魏征忽然从袖中掏出一卷谏文:“陛下,眼下天幕祥瑞降世,正是理应规行法度之时,望陛下以身作则!”李二:嗯?朕最近似乎也没做什么错事吧。魏征大声道:“臣听闻陛下有意在月末组织打猎,此等劳民伤财之事,花费甚巨,不妥,大不妥!”李二:“……”过分了老东西,别没完没了了!他气恼地低声咆哮道:“魏卿,朕难道就不能有一点自己的爱好了吗!”“陛下可以发展一些更加平易近人、有利民生的爱好”,魏征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摸出了一个九连环,“臣觉得这个就很好。”李二:???今天早上,他似乎在八岁的太子承乾房中,见过一模一样的九连环。魏卿,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大宋,神宗位面。苏辙看着天幕上的【翰墨不可断】字样,觉得这个形容,非常适合他哥苏轼。他哥诗词书画无所不精,才华横溢,堪称第一全才。就是太跳了点,到处树敌。这不,最近发生了乌台诗案,饶是苏辙极力周旋,也花了好一番功夫,才把哥哥保下来。头疼。自己给他善后的速度,甚至还赶不上他闯祸的速度。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苏辙真的只能更进一步,去当宰相了!所谓【翰墨不可断】,正好符合苏轼被贬在外的状态。有事没事,总喜欢给自家弟弟写信,寄一些诗文,看山要寄,观水要寄,对明月要寄,听夜雨也要寄。比如最近,就寄来了《记承天寺夜游》。“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兼怀子由[2]。”苏辙一开始还有点感动,心想哥哥远在千里之外,居然还遇上了一位愿意陪他半夜起来嗨的知音。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更加美好的事情,是哥哥在这个时候居然还惦记着他,“兼怀子由。”大冤种张怀民:“……”就他苏子瞻清高,整日来迫害我!然而,苏辙读着读着,脸色就变了。不对劲,这“兼怀子由”四个字,看墨迹,明显是后来加上去的!这时,苏辙再回头看他哥寄过来的信件。便发现,那些华美的词藻、锦绣的文字背后,分明写着最情真意切的四个大字:“弟弟捞我!”苏辙:喂,快把他的感动还回来啊。……大明,景泰位面。景泰帝朱祁钰倚在榻边,遥看天幕,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日月同光】,这个词一定是在赞美廷益。”于谦于廷益,不仅是他的救世宰相,也是力挽狂澜、拯救大明社稷的功臣。正因为有于谦,才能让“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可不正是“日月同光”?宫殿内,寂寥无声,亦无人应和。皇帝病重,从者都被屏退,只小心翼翼地站在远处静待。这一年,是景泰七年的末尾。距离那场惊心动魄的京城保卫战,已经过去了许久。然而,却有另一场惊心动魄的变故,即将在短时间内发生。关于南宫里的那位太上皇。一个月后,太上皇朱祁镇将发动夺门之变,缢死朱祁钰,随后以谋反的罪名抄斩于谦,全族流放。天下悲泣!朱祁钰对即将到来的祸事并非毫无预感,可因为自己的病,却对一切感到茫然,无所适从。或许,这次天幕降世,能够带来一丝转机。“来人,宣于谦觐见”,他轻咳着说。……三国,蜀后主位面。刘禅骄傲地挺起了胸脯。别人都只是认领了一个天幕夸奖关键词,而阿斗他不一样,他觉得天幕上这些词——全!部!都是在夸他的相父!!!【贞如松柏】,这难道不是在夸他相父心智坚定,他爹刘备三顾茅庐,好容易才将人请出山?【日月同光】,这难道不是在夸他相父的隆中对和出师表,名垂宇宙,堪与日月争辉?【浩然永垂青史】,这还用说吗,他相父的声名必将万古流芳!【万劫难灭丹心】,这简直就是直接点名了好吧。他相父六出祁山,一生都在坚持北伐,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难道还称不上万劫难灭丹心?刘阿斗盘算下来,一套逻辑严丝合缝。完全没毛病!渐渐地,刘阿斗看着天幕,眼中流露出了无比的怀念之色。相父一切都是那么好,只是……他已经离开二十年了啊。同一时间。剑阁巍峨的城楼上,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姜维,也发出了同样的感叹:“是啊,这些话显然都是在赞美丞相,丞相的一言一行,都还宛如昨日。”然而,如今的季汉,早就不比当年。已经快要走到一个帝国的终点了。这一年,是景元四年。司马昭的三路灭蜀大军,正兵临城下。……天幕在各个历史位面,都引发了热议。迎着亿万道目光的注视,又一行字缓缓浮现。【崖山海战,是大宋最后的光辉落幕,丞相陆秀夫背负少帝赵昺,乘风蹈海,殉国而死,十万军民亦一齐投海就义!】【本次浩劫中,众多英杰群星闪耀,拼死一战,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风骨与意志】【但倘若可以重来,我们仍旧希望这一场灾难可以避免】【因此,特开放崖山海战副本,给予挑战者一次逆天改命的机会】【任务:拯救大宋(0/100)】【拯救中华(0/100)】【特殊任务:拯救文天祥(0/1),拯救张世杰(0/1),拯救陆秀夫(0/1)】【隐藏任务若干:未触发】大宋?战国大秦位面,秦孝公嬴渠梁的表情缓缓凝固。只因他,很快想到了一个“宋”。在他的时代,也是有宋国的,历史十分悠久,传承自商朝的微子启。宋国以前的国君宋襄公,曾名列春秋五霸之一,现在的国君剔成君,是一位原本的宗室篡权上位。想到这里,嬴渠梁露出了一丝警觉之色。既然这“大宋”,以“大”字为名,岂不是说秦国未来会被对方吞并?这怎么行!他一转身,拽住商鞅的衣袖说:“先生!我们现在就去灭宋吧!”商鞅:“……”王上,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暂时打不过那个宋?现在的秦国军队,和后世的秦国军队,正好是两种极端。一个是“谁都打不过”,一个也是“谁都打不过”。可见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也正是因为秦军战斗力太弱,商鞅才会如此积极地推进变法,建立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全方位升级。最终,将秦军淬炼成了一支披靡之师。无独有偶。当嬴渠梁联想到战国时期宋国的时候,他的五世孙,秦始皇嬴政,也和他想到了同一处。
>也许这就是霸主之间的心有灵犀吧。嬴政比嬴渠梁,想得还要更深一层。宋国在五十年前,就已经被齐国所灭。而后,嬴政又灭赵,灭燕,灭楚,扫灭六国,一统天下。这些年来,他一力镇压蠢蠢欲动的六国余孽,人皆慑服。没想到,还是千虑一失。在六国余孽之外,居然还存在第七国的宋国余孽,最后推翻了大秦!嬴政觉得有必要采取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