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我给宝宝定下了规矩,进了超市,只要是她自己看好并想买的,爸爸一定买。但是,我要规定宝宝购物的数量以及买回来的使用或食用情况,每次宝宝进超市,我规定宝宝只能一共选择三件商品购买,不管是食品,还是玩具,加起来只许购买三件。另外,买来的小食品要吃完再买,如果吃不完的话,第二天再去超市的时候,只能减去一件购买两件。买来的玩具必须要玩,不能弄坏,如果不玩或者弄坏,同样在第二天再去超市的时候,只能减去一件购买两件。这样的要求既让宝宝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又锻炼宝宝面对诱惑、面对选择时的决断力,从而让宝宝知道,在数量的限制面前,她只能选择对于她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来购买。
刚开始的时候,宝宝总是不适应,宝宝总是耍无赖想多买点,宝宝总是面对许多自己想要的东西时选择困难。可是,在我的严厉坚持下,现在的宝宝已经习惯了我给她制定的这种购物方式。宝宝每次和我进超市购物时,总是很骄傲的享受着爸爸给与她自由选择商品的权利。
宝宝也有可爱的小聪明,面对自己选购来的小食品,因为外包装的原因,总是不能够让宝宝看清楚包装袋里食品的模样,宝宝更不可能知道包装袋里食品的口味口感,一旦宝宝拆开小食品包装袋,发现并不是自己喜欢吃的小食品时,宝宝总是会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把这样的小食品丢进垃圾桶里,然后报告我说自己吃完了。当宝宝回到家兴致勃勃的打开这样的食品包装袋时,我只需眼睛一瞄,我就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这样的小食品并不是宝宝所喜欢的类型,但是我依旧不动声色。而可爱的宝宝总是在我不注意的时候耍起了小聪明,宝宝把这样的小食品丢尽了垃圾桶里。可惜,宝宝的小聪明每次都没有逃过我的火眼金睛,宝宝只得在下次去超市购物时乖乖的甘愿受罚,根本就不用我提醒,宝宝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宝宝也在这样几次三番的教训面前学会了如何更好的购物,我真的替我这种有效而又有趣的教育方法感到自豪,每每想到宝宝趁我不注意时,把这样的小食品偷偷丢进垃圾桶里的幼稚的举动,我都感到好笑,有时,在梦里,我也会笑醒。
自古以来,“无商不奸”,商人之所以有钱,只是因为他们唯利是图。千百年来,古人早就已经看透了商人的嘴脸,所以商人永远是社会的底层,因为无论多么成功的商人都不可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他们只不过是对商品流通进行倒买倒卖而已,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无关。可是,现在的人们却热衷于为有钱人、为商人歌功颂德,把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膜拜为社会的精英分子,人们把他们当成偶像来崇拜,不是因为古人的话说错了,而是因为我们现代人的认知出现了问题。
宝宝放学时,在幼儿园门口经常会受到一些狡猾奸诈的小摊贩的欺骗,宝宝现在跟着我到比较正规点的大超市购物,同样也会受到这些狡猾奸诈的超市老板的欺骗,社会什么时候才能恢复良知,人们的认知什么时候才能够变得成熟而又理智,让我们这个社会始终闪耀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