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方木兰挽着国祥的手,又介绍了一遍国祥。
苏母对方木兰印象不好,是因儿子没选择沈妤君,而缠在这有夫之妇身边。
但苏老爷子和苏父,对方木兰的印象都还不错。
苏唐京在家中提起她时,都只说她好的地方,在父子俩的印象中,这方木兰是一位有想法,有理想和抱负的有志青年。
农家出身,没上过学,却跟着知青识字,在别人都还在观望时,下海经商,抓住机会和人脉。
两人知晓这女同志聪明坚毅,却没想,方木兰会长得如此好看。
这张脸,就算放在当下,也是难得一见美女,难怪阿京念念不忘。
几人打了招呼,寒暄后,坐到客厅聊天。
苏母给两人倒了两杯热茶,站在沙发后面看着聊得和睦的几人,悄悄往后退,去打了个电话。
打完电话,她坐回来,插入聊天中。
“你们在深海市建厂怎么样了?这小子每次报喜不报忧,只说你们合伙开了公司,却不说公司是具体做什么?”老爷子给小孙子个白眼,抱怨孙子每次不说细节,让他们有心想了解,也了解不了。
方木兰便把兰尚工厂,模式,生产都和老爷子聊了。
聊完公司,又聊深海市的发展,
现在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给那边的政策非常好,商务部也在招商引资,拉人才拉钱去深海市投资。
深海市一天一个样,变化极大。
方木兰针对性的聊了,“我刚去的时候,南山区那一片荒凉,周遭全是泥土路,泥瓦房,半年时间,路就铺起来,泥瓦房也拆了,在建工厂,建高楼大厦。”
“那发展很快了!”
方木兰应承,说起深海市的变化,国家做出的努力,拉进多少投资。
老爷子是武官,早年带兵打仗,建国后,一路做的也是武官的事。可现在国家稳定,要发展的是民生,经济。
他这年纪早已退休,但那个时候过来的人,都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民生计。
而方木兰,要在深海市做生意,对这些都有研究了解,竟和苏家父子聊得很融洽。
正在融洽时,沈妤君提着礼品来拜年。
“苏爷爷,苏爸爸……”她见到方木兰夫妻,微愣了下,连忙挨着打招呼。
“妤君来啦!”苏母笑着请她进屋,“你瞧你,来就来,还提什么礼物!”
沈妤君含蓄地笑了下,把礼品递给她。
“方同志夫妻也来拜年,你和她们坐一坐,我去过给你倒茶。”苏母说着,把沈妤君推到儿子身边坐下。
沙发是三人沙发,原本就坐着三个人,沈妤君这一座,就显得拥挤,紧紧挨着苏唐京。
她也被苏母操作懵了,却很快反应过来,喊了声唐京哥。
苏唐京往旁边挪了一下,挤到孟国祥,孟国祥又往旁边挤一下,四个人紧紧的挤在这个三人沙发里。
苏母倒茶出来,看到紧挨着的两人,和善一笑,把茶水放到沈妤君面前。
沈妤君常来苏家,和苏家人很熟,关系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