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将军,您这一生,痛恨秦桧吗?”节目直播镜头里,主持人林枫忽然问了一句。 这恐怕也是所有现代人想知道的答案? 一生壮志雄心的岳飞,目视远方,说道,“区区一个得志小人,本帅从未将他放在眼里。” 林枫道,“可在您班师回朝后,是秦桧联合众文官,对你一次次陷害,最后更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您杀害。” 为什么会有“莫须有”的罪名? 因为遭到陷害后,岳飞遭受苦刑,仍旧宁死不屈。 朝廷找不到任何罪名了。 没有罪。 依旧强杀,这正是让秦桧名声遗臭千年的原因。 “莫须有?” “天大讽刺啊!” 岳飞悲壮大笑,说道,“本帅不恨他,不是秦桧动手,也会有另一个刽子手,本帅失望的是,明明有能力成就“中兴之主”的陛下,却失了斗志,选择守成,导致大宋未能收复失土,不能一统社稷大业。” 岳飞没有大恨,唯有满腔不甘。 这是一位雄才伟略的大才人杰,目光远大,他的格局,是整个大宋的前途。 那些奸相秦桧,腐朽文官,卑鄙小人……与岳飞相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夜色清幽,冷风拂拂。 旁边这位高大魁梧的千年将军,又说道,“年轻人,大宋最后,结局如何?” 林枫回道,“偏于一偶的宋朝,在后世,称为南宋,从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南宋国运再续153年。” 岳飞皱眉,问道,“最后亡于内乱,还是外患?” 林枫道,“外患。” 岳飞再疑惑道,“金?辽?” “都不是。” 林枫道,“是更北边的草原上的游牧政权,南宋建都后,最北边的蒙古崛起了,他们的蒙古铁骑异常强大,直接横扫西陆各国,然后调转兵锋,直指中原,先是灭辽,接着与南宋夹击覆灭金,最后用大迂回策略,南宋亡国。” 金国灭亡后。 半壁江山的南宋,与蒙古对峙了46年,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岳飞立刻道,“自此以后呢?这游牧政权的蛮夷,统治了中原?” 林枫道,“是的,至此开启了百年华夏衰弱的时光,后来乞丐皇帝朱元璋崛起,才恢复了华夏江山。” 听闻后,岳飞久久不语,过去了好一会,才说道,“若是此时的大宋,提前横扫金国,收服失土,国力再度强盛起来,又有中兴之主的统治,大宋朝廷,未必会输给游牧政权啊!” 对于这点。 林枫赞同。 哪怕赵构不行,可南宋第二位皇帝可是极为牛逼的。 第二位皇帝名叫赵昚,在位二十七年,后世普遍认为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 后世称其“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赵昚才是南宋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 如果。 此时的赵构,换成这位赵昚在位,岳飞绝对不会死,也许能最终横扫金国,收服失土,再度让大宋蒸蒸日上,重现往日的大宋帝国光辉。 可惜没有如果了。 一代人杰英雄,最终没有能遇到真正的千古明君,令人唏嘘。 宋高宗赵构有些能力,活到了八十多岁,寿终正寝,保住了南宋最后的土地,可是在雄心大志上,与那些千古明君相比,差得太多了。 “岳飞如何做?在能不被杀呢?” 林枫利用系统,在网络上,问了所有观众一个几乎“噩梦级”的问题。 赵构默许。 秦桧陷害。 士大夫容不下他。 最后是北边的金国忌惮岳飞,抛出“必杀飞而始和”的强硬态度。 四者相加,岳飞很难在这种局面下存活啊! “这道题,无解。” “唯一的法子,也许是岳飞解甲归田,在班师回朝途中,隐姓埋名了。” “我去,亏你能想出这么个馊主意,现在班师回朝,是撤退,背后还有金国追赶呢,一旦岳飞离开了,三军无帅,你想让数万大军覆灭吗?” “以岳飞一生忠君爱国的情怀,他也不会如此做的。” “是啊,南宋如今守不守得住还是个问题,岳飞心系苍生,怎能撇下万民?” “写个罪己诏呢?” “诶,这种东西,一般是皇帝才会写啊!” “直接与皇帝促膝谈心,坦诚相待,有皇帝当靠山,也许能活。” “得了吧!赵构既然决定与金议和,就说明要断了所有武将的退路,作为第一元帅的岳飞,肯定首当其冲,怎么都躲不过去的。” “班师回朝时,直接派兵攻打赵构呢?” “兄嘚,没有十年脑血栓,绝对说不出这么蠢的话,几万大军的家人亲属,都在对面啊,而且这群士兵,可不仅仅忠于岳飞,也忠于国家。” “与奸相秦桧联合呢?” “投金?” “你们丫的越来越过分了啊!” “有没有靠谱的?怎么尽是些馊主意?” “岳飞忠义两全,千古传名,局势在此,翻盘无望的。” …… 到头来。 没有一个观众,能给出答案。 连稍微让人满意的答案都没有。 足以说明,这问题真是无解。 对于这个问题,林枫也问了旁边的岳飞,不过岳飞只是无奈笑笑,没有多说什么。 究竟怎么做? 岳飞才能活下来? 林枫倒是有一个剑走偏锋的法子。 对于观众们说跟秦桧联合,甚至投金的就算了,太low了,看看晚唐和五代的藩镇就知道怎么做了。 北宋鉴于五代武将跋扈,制定了重文轻武的策略,武将和军队调动频繁(不让武将和军队有太深的感情),紧紧控制财政,文官统军等等。 但这个政策在北宋和南宋之交是动摇了的。 首先金兵攻势太猛,原有的规则被破坏,赵构被迫,加大了武将的权限,四川吴氏兄弟,岳飞,韩世忠,张俊都是有固定防区,和军队长期接触,有防区内的财政大权的,这就是藩镇的初步状态呀! 赵构罢岳飞,韩世忠,张俊,的军权就是避免走唐朝的老路。 哪怕是四川太远,并没有完全收回,但仍安插了势力。 岳飞回到驻地,清洗军中的亲朝廷派,大开府库赏赐将士,趁机收买人心,高呼北伐,恢复北方,以社稷之义压君臣之义,如果赵构同意北伐就遂了岳飞的心意,不同意北伐赵构就处于舆论劣势,联络其他军阀: 当土皇帝不好吗,何必当什么劳什子的朝廷大员,不怕像狄青一样吗? 四川的吴氏兄弟在军阀中独立性最强,对岳飞的意思肯定是深表同意,张俊是个小人,谁给的好处多,他跟谁,跟岳飞联合能当土皇帝,比跟秦桧联合好处大多了,韩世忠未必想当土皇帝,当对于高呼北伐的岳飞肯定是同情的,对拒绝北伐的赵构肯定有意见。 朝廷招岳飞进京,好的,带上张宪,岳云,领三万大军,入京,赵构奈何? 不让带军队,好的,那我就不去,赵构说岳飞有违君臣之义,岳飞可以说赵构不思北伐,不配当皇帝(当然具体语言上要缓和,比如说当今之时,北伐恢复江山乃陛下之责),在舆论上占据优势。 接下来朝廷派兵讨伐,派谁?无非是那些军阀,岳飞提出:把我收拾了,接下来就是你们唇亡齿寒的道理,将军不懂吗? 吴氏兄弟和张俊肯定出工不出力,韩世忠是岳飞北伐政策的同情者,打起仗来也不会太卖力,朝廷能调动的就是杨沂中部和刘琦部,岳飞主场作战,这两部拿不下岳飞部,对峙久了,朝廷必然财政空虚,还有北方金国的威胁,朝廷给个台阶,岳飞上个谢罪书,就完事了。 这就是晚唐和五代十国,藩镇的套路,但岳飞的名声就不会像现在那么好了,被树立成忠义的典型,恐怕会被宣传成为像桓温,王敦,晚唐,五代军阀那样成为欺负朝廷的强藩形象,同时这与岳飞的价值观严重不符,与君臣之义严重不符。 虽然我认为赵构不值得效忠。。 与岳飞不同的是,如果张俊拥有岳飞那么强的实力,肯定会走藩镇的路,他才不管什么君臣呢,况且赵构这个皇帝是个混蛋。 …… 这番话一出。 顿时引起了不小共鸣。 “我情愿历史是这样发展,而不是岳王看着自己和儿子被狱卒折磨侮辱然后窝囊冤死。” “主持人,你天真得像个孩子啊。” “唐代藩镇是自己收税,自己给自己的军队发军饷的。所以知道”军队一律不得经商“的意义了吧。” “非常有道理,迎2帝并不是岳飞之死的主要原因,宋金和议的首要条款就是岳飞得死,所以,回大送是没有生机的。。。多招募北方失地的士兵,拥兵自重,以大送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拿不下岳飞的。。。拥兵自重自然就能解围。” “还是要回大宋的,如果留在北方,容易受到南北夹击,粮草也是一个大问题,当然带回大量北方人当兵也是应该的,其实岳飞只要向王敦,桓温那样稳稳的占据长江中游,和上游的吴氏集团搞好关系,朝廷不敢把他怎么样。” “如此一来,恐怕连秦桧的人都临阵投靠岳飞。” “岳飞该有多大的作为?这样的暴力集团不反则已,一反就会天塌地陷。还是反了的好,收复失地,重整山河,未必比南宋命短。” …… 镜头中。 岳飞也没有丝毫认同,他表示,自己生于大宋,生是大宋的人,死是大宋的鬼,绝不会做那等不忠不义不仁的卑劣之徒,哪怕是死,自己也要坦坦荡荡,无愧于心,无愧于苍生。 林枫只能叹气,自己来自后世,也改变不了历史。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业绩不可磨灭。 岳飞表达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为汉民族的文明绵延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岳飞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华夏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华夏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望尽古老的山河,居高临下,林枫念出一首悼念岳飞的诗句: “匹马吴江谁着鞭,惟公攘臂独争先。” “张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 …… 要到告别的时候了。 他原先还想斗转时空,将赵构转移到这片区域,亲口对话一些东西。 甚至将奸相秦桧来此。 然而不需要了。 在岳飞班师回朝后,仍能见到皇帝,君臣之间,自会有一番对话。 秦桧更不需要。 至始至终,凌云壮志的岳飞,对于这个奸相小人,都是鄙夷轻视的态度。 让秦桧到此,不是无形中贬低了岳飞? 天上鸿鹄大雀。 本就羞于腐烂泥沼为伍。 “前辈,请问您有什么愿望吗?晚辈能做到的,一定义不容辞!”林枫开口说道。 “只要后世华夏,依旧千年万年传承下去,鹏举此生可死而无憾了!” 夜幕冷风中,岳飞目光如电说道。 “后世岳飞庙。” “将永远铭记您的功绩。” “世世代代的后世子孙,上香供奉,您的民族气节,永存每个炎黄子孙心头。” “晚辈,告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