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幽幽,山河飘零。 站在虎门镇的海防城头上,遥望180年前的华夏山河,不免让人唏嘘。 那时的东方大国,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空,已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罢了! 积贫积弱的土地,会让人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只要一场火。 仿佛就能烧了这陷入泥潭中的庞然大物。 站在雨幕下,林枫问道,“晚辈斗胆一问,此次虎门销烟,在前辈心目中,真正目的是为了国家大义吗?” 林则徐一愣,显然没想到,林枫会问这么滑稽可笑的问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虎门销烟。” “自然是为国为民。” 这位穿着旧时代朝廷官袍的总督,冷峻而又苍的脸庞,怔怔望向前方,继续发出重音道: “整个朝廷中,唯有本官,认为鸦片之害是可以导致亡国灭种的大臣,便再无他人了。” 林则徐此时的神态。 颇有种天下皆醉唯我独行的落寞孤独感。 林枫道,“前辈,后世有人评论,说因为有虎门销烟,损害了洋人利益,激起了东西双方的大冲突,才引发了后来一系列恶战,对此,您怎么看?” 在现代网络。 甚至有人持一种观点。 说林则徐不去虎门销烟,华夏与日不落国的战争就不会发生,还说林则徐不是英雄,而是民族罪人。 这简直扯淡。 如今穿越回180年前的时空,亲自对话这位虎门销烟的朝廷总督。 林枫觉得,必须要澄清,还林则徐一个清白。 假定是林则徐导致了战争,那么,在林则徐去世后的16年后,西方列强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是林则徐造成的吗? 又4年后,为何西方联军再度攻占天津,后占领燕京并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再后来,华夏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还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人民的反抗。 这一系列后果,都是林则徐的过错? 还是西方列强早就有着侵略野心? 不要以为你求饶下跪,外国列强就会刀下留情。 如是,那么,无数手无寸铁的华夏百姓为何被外国侵略者屠戮? 如果当时的朝廷不腐败,官商不勾结作恶,而是大力发展经济、科技、军事、国民教育,改善民生,外国列强胆敢侵略吗?清兵就这么不堪一击吗? 对于后世人的问题。 林则徐唯有苦笑,回道,“哪怕没有虎门销烟,战争一样会发生啊!” 随后。 这位不怒自威的朝廷官员,分析局势说着。 他说自己在这段时间禁烟,雷厉风行,秉公执法,对待洋人毫不留情面,即将能在这虎门镇完成销烟。 眼下,朝廷内外,已经出现了很多非议的声音。 有人认为即将出现的东西战争,是日不落国要求与清朝通商未果的背景下,会借助虎门销烟这个契机发动了战争,还说这场战争本来可以避免的,是因为他林则徐强硬的销烟,促使日不落国会发动一场战争。 实际上会是这样吗? 绝对不是。 东西战争可以不打,但是华夏的市场必须打开,为了守护华夏的市场,为了大清的颜面或者国家主权,落后的清王朝必然与日不落国有一战。 林则徐甚至猜测接下来的局势,说后来的议和派肯定认为,只要推出他林则徐就可以使日不落国结束战事,日不落国所恨者,不过他林则徐一人,迫于局势压力,当朝皇帝绝对先是革了林则徐的职,再是发配边疆。 又说东西对打的结局是惨烈的,清朝完败,一点余地都没有。 接下来的局面,只要带点脑子,都能想得到,该通商的通商,该赔款的赔款,该割地的割地。 没想到。 身处在这个浑浑噩噩的时代,林则徐居然看得那么远,那么深。 林枫道,“前辈,如果由你主持局面,对付那些洋人,能否取胜呢?” “不能!” “本官不是神明。” “也没有神通广大的能耐。” 林则徐直截了当,很显然,他已经甚至,现在腐朽的朝廷,根本挡不住洋人的坚船利炮了。 正如他编篡的《海国图志》中就已经表现出来,东西对打,清政府必败,林则徐主张开眼看世界,实际上已经承认西方超过东方的事实,然而,林则徐未敢明说,说己不如人这种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的话,在士大夫之间是没有市场。 说完后。 林则徐神色纠结,问道,“年轻人,你来自未来,读过历史典籍,既然横竖都是失败,怎样都避免不了朝廷陷入危难死局,你说此次虎门销烟,有意义吗?” 听到这番话,林枫心头不由一痛。 连华夏第一个苏醒的人,都在内心深处,怀疑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无实际意义吗? “林老,当然、必须、绝对有意义啊!” “是的,那场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华夏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没毛病,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日不落国贩卖毒物的本质,唤醒了华夏人们的爱国意识。” “可惜的是,一场虎门销烟,没有拯救华夏于水火之中。” “诶,自此以后,西边列强开始肆无忌惮,入侵我们的土地,杀戮我们的百姓。” “兄弟,要从另外角度看待,它也加速了我们步入近代史的发展。” “没毛病,这场虎门销烟,真的唤醒了当时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重新定位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几十年后,有一批真正民族魂的人觉醒了,他们奋起反击,为了祖国与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撑起华夏民族脊梁。” …… 主持人林枫的答案,其实与现代观众所议论的,大同小异。 对于这个答案。 林则徐总算得到些许安慰,居高临下,望着虎门镇的景象,感慨道: “真不知道,这里在两百年后,会是怎样的光景?” 林枫顺着视线望去,说道,“前辈,这会是一个制造业繁荣的时代。” 他的手掌伸起,朝着空气点了点,指尖有光飞出,化为流彩,扩散而去。 这一座雨夜下的残破小镇,顿时变了。 仿佛一场神话塑造的奇迹。 无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数不清的现代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涌。 那昏暗的泥泞道路,变成了宽敞大道,路灯密布,一眼望不到头。 宛如一条条横卧长龙,盘踞向远方。 那简陋的牛马车,变成了一辆辆飞速疾驰的汽车,奔跑着,发出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声。 那低矮的房屋,变成了坚固时尚的楼房,家家户户,欢声笑语。 那原始的小市场,也摇身一变,化为了一座座商业广场,亮如白昼,人来人往,异常繁荣。 那杂草丛生的田野里,稻穗饱满,即将迎来一年的大丰收。 …… 数不清的奇迹在上演。 一古一今两人的眼中,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现代科技信息时代的新世界。 这是现代最真实的虎门镇景象。 林则徐站在原地,宛如石化。 他那对眼睛瞪到最大,东看看,西瞧瞧,一副仿佛身处梦境中的震惊脸色。 恐怕他做梦也想不到。 不到两百年时间,曾经积贫积弱的华夏,已经如此繁荣,如此昌盛,如此强大。 林枫开口解释着,说在未来的时空,虎门这片地方,以及周围大片土地,会成为制造业之都。 在后世,还有一个说法,如果虎门大塞车,那全世界的电子市场都要感冒,说明其对电子制造业的影响之大。 虎门不产羊毛丝线,却是服装之都。 虎门不产木材,却是中国家具之都。 此外,华夏还是世界工厂,创意之都。 这里的经济是华夏资源的汇齐,它的资金是港台的,工人是全国的,尤其是华夏女工,华夏女性又在关键时刻,撑起了华夏的经济。 这是一个全华夏人在虎门一起开创一个奇迹的时代。 脚下的土地。 180年后的光景,竟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林则徐彻底陷入震惊,心情难以复加,凝视四周华灯璀璨的盛世繁华,整个人也久久无法回神。 也不知道过去多久,他才问道,“年轻人,这一场华夏的黑暗灾难,究竟是如何挺过去?本官所任职的朝廷,在未来,又将变成何种状况?” 林枫,“……” 前辈。 您任职的大清朝廷,早就灭亡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