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唐,傲立东方。 星河照耀,皇城巍巍。 这就是李世民治理下的大唐,多少王朝更迭,又有多少皇帝,能达到他的贞观,盛世。 主持人林枫,望着对面这位英姿盖世的帝王,说道,“当年,您若不发动玄武门之变,这片古老的东方土地,是否会再一次陷入战乱?” 观众们,“……” 大家有些懵。 没有几人,能读懂林枫话里隐藏的意思。 “会!” “朕死于玄武门,天下定然再乱!” 李世民眼神变了,锐利如刀,凝视高天,仿佛两道实质化的目光,欲将这黑夜割裂。 “大唐立国,朕参与了九成战争,秦王名声,人尽皆知,莫不尊崇。” “朕一死,跟随朕麾下的猛将们,必定有人造反,有人灰心隐退,更多的将相人才,会遭到清算,死绝。” “大唐半壁江山倒下,那些好不容易平叛的野心异族,他们会等待吗?” “吐蕃,突厥,高丽,拓跋等等,必定兴风作浪。” “还有谁能统帅?还有多少将军能出战?” “朕不死,无人敢造次!” 深思熟虑而又极尽霸气的一番话,是啊,只要李世民活着,外敌哪个不是担惊受怕,日夜惶恐? 为什么能有贞观之治? 正是因为。 大唐。 出了个太宗。 这场相隔千年的古今对话,在继续。 收看节目的观众们,被李世民的话震撼到,在千年后的时空,议论纷纷着。 “霸气侧漏啊!” “男儿大丈夫如此,死而无憾了吧!” “今天才知道,玄武门之变,竟是一场父子反目的戏码。” “哈哈哈,后世如何评价,人家压根不在乎。” “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天策上将嘛!胸藏韬略,目光远大,才赋盖天,凡人之外。” “说得不错,一位能在华夏皇帝榜单排在榜首的唐太宗,自当光明磊落,傲睨万物。” “用现代普通人的身份,去看一位千年前的帝王,实在愚蠢。” “历史人物建功立业,总有光彩和黑暗两部分。我们鼠辈,怎么敢妄议评价李世民。” “正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是一位华夏几千年王朝更迭的漫长岁月里,能排在第三的帝王,放眼历史,其实没有几人,真正有资格评价。” “我就想知道,这位演员是谁?我粉了?” “+1。” …… 古老长安皇城的后花园。 林枫继续说道,“晚辈第二问,华夏历史四百余位皇帝,在您心中,以文治武功来排,自己能排第几?” 李世民神色一愣。 明显没想到,林枫居然问了这么个问题。 唐朝之后。 还有许多个朝代。 为了让李世民知晓,林枫开启了“圣手技能”,化腐朽为神奇。 轻轻敲桌,酒杯倒影画面,映衬出后来宋元明清等等的皇帝信息。 仿佛神明手段的一幕。 让李世民露出颇为震惊的表情。 不过到底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不久后,他又饮下一杯浊酒,笑着说道,“第一位当是始皇帝,扫灭六国,统一华夏,功绩传千秋万代。” 林枫又问,“第二位呢?” 李世民没有回答,反问道,“你来自千年后世,你们又是如何评价排位?” 林枫简单说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汉武帝?” 李世民开玩笑道,“其实秦皇唐宗,汉武宋祖也不错,你说呢?” 说实在话,和李世民一个级别的皇帝,华夏历史上其实真没几个,如果去掉过于久远历史记录已经和神话传说搅合到一起的夏禹商汤周武的话。 秦始皇:丫焚书坑儒喷的人不少吧! 刘邦:项羽抓了他爹刘邦靠说垃圾话把爹抢救回来,也不是啥好风评。 汉武帝:户口减半警告、穷兵黩武警告。 汉光武帝:主要陨石遁太突出了。。。 忽必烈:元的嗜杀他和铁木真两个一直被被喷吧。 朱元璋:滥杀功臣好像也不是啥好评价。 皇太极:嗝屁太突然了。。。 …… 汉武帝与唐太宗都是雄才大略的帝王,难分上下。 至于谁更优秀呢? 恐怕是仁者见智了。 林枫发出第三问,说道: “太宗帝,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何您对异族有大包容态度?毕竟在大唐前,中原政权,可是与游牧政权斗了上千年,你死我活,不死不休。” 大秦为了北线,不断构筑长城,并派蒙恬统兵,让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 大汉为肃清西北,以卫青霍去病为统帅,因而有封狼居胥的美谈。 哪怕是隋朝杨广,也三征高丽,恨不得将异族踏为飞灰。 到了唐玄宗执政。 采取包容政策,为各大异族尊称,甚至得到一个“天可汗”的名声。 “朕,真的包容那些少数政权的异族吗?”李世民露出一股戏虐笑容。 “您被他们尊为“天可汗”,万国来朝,俯首供奉,难道不是吗?”林枫说话。 李世民摇头,说道,“朕,可从未真心包容过他们。” 此话一出。 不仅林枫愣住,收看节目的大家伙,也是集体惊愕,究竟什么意思? 您这位“天可汗”,没有真心包容过那些异族小国政权? 历史书可不是这么写的啊? 见到林枫表情愕然,李世民又说道: “朕曾下过两道诏令旨意,第一是戎狄人面兽心,一旦微不得意,必反噬为害。” “第二道圣谕则是此夷不服王化,可戮之。” “所以说,大唐确实一向是以“包容”四夷而闻名的,只是这“包容”,你该知晓的……” 言外之意。 大唐为什么包容你们那些异族小国?你们要臣服,要每年纳贡,要依附天朝。 要是有人胆敢生贪婪异心,所谓的“包容”,那就是泱泱铁骑,踏碎异土。 两个相隔一千多年的人,继续围绕这个话题谈论。 据李世民所说,大唐律法禁止胡人娶汉女,禁止胡人同汉人混居,禁止胡人装成汉人,还有唐朝存在的奴隶,皆以异族为主。 天朝上国才能高人一等,其余者,皆为蛮夷。 在夷狄问题上,唐王朝大多数时候算的是政治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人傻钱多速来”的冤大头,基于现实需要,他们偶尔也会算一算经济账。 比如“汉妇”就作为唐王朝的稀缺资源而被珍稀。 在贞观二年,李世民就曾下达敕令,“诸蕃使人娶得汉妇为妾者,并不得将还蕃”,外国人跑到唐王朝来,娶唐王朝的女子为妾是可以的,但不允许将其带出唐王朝。 当然。 唐朝的立国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政策。对外来思想、文化都是一个接纳的态度。 李世民最后又说道:“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看得出,作为大唐最高皇帝,他的态度直接决定到了这种政策。 就在这时,林枫冷不丁冒出一句,“太宗帝,所谓的包容政令,不止于此吧?” “说得好!” 李世民投来赞赏的目光,光明磊落说道,“大汉朝时,曾有人说过一段霸气呐喊,“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 “那些异族的土地,亦在日月照亮的区域,也该属于华夏所有。” “若是朕有汉武帝的家底,必将无限扩张疆域。” “朕奋力创下一个贞观盛世,是在为后来的李家子孙,积蓄力量,朕相信,终有一日,在大唐后代子孙中,能有媲美雄才伟略汉武帝的人,他们用朕积蓄的家底,去征服四方,将疆土版图扩展。” “从此不再有供奉的万国,唯中华一家傲立。” 谁能想到。 这位曾经年少成名的天策上将,竟有这般远大目光。 可惜的是。 在大唐后来的子孙中,只出了一个唐玄宗,还是个毁誉参半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