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步入。 这则故事,家喻户晓。 听着是大禹为了拯救苍生,悲恸世间疾苦百姓,不愿意自己进家门享福。 可从林枫查阅到的资料,却有好几种说法。 “是有此事,你们那个时代,是如何议论?”大禹倒是好奇问道。 林枫说道: “主流说法,是您心怀苍生,水患未平,不入家门。” “另一种,说着是古代敬鬼神的一种方式,节衣缩食淡亲情为了取悦鬼神,让鬼神帮自己修水利,治水。” “还有一种说您当时迫于部落压力,不敢回家。” “甚至有说您觉得妻子不忠,子非亲生。” …… 听着听着,大禹的粮食越来越黑。 在听到被戴绿帽子后。 大禹的脸庞肌肉,近乎抽搐。 估计他心里,已经在怒喊,“这都特么什么传言?那个瘪犊子在乱传?我削不死你!” 注意着大禹那张怪脸。 网络弹幕再次炸开。 “卧槽,主持人你是真敢说啊!” “古代部族,在大禹的时代,好像还没有什么戴绿帽子的说法吧?” “这还是母氏社会的尾巴,不过有夫妻之名,谁能不愤怒?” “主持人,你这是在玩火。” “别胡说,追溯华夏,不就是探索上古的秘密?有什么不能说的?” “是啊,谁不想知道,当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究竟怎么回事?” “十几年不回家,一心治水,苦了大禹,苦了涂山氏。 ” …… 大禹要为自己正名,他神色凝重,吞吐重气,好像即将要召开一场部落首领盛会。 “真正原因,是当时发生了一场感染病症,无法进家门。” “我等一部分族人,走山野,斗野兽,疏河道。” “常年在深山老林走动,出血流脓,再正常不过,野外潮湿,蚊虫肆虐,会让伤口难以愈合,腐烂的伤口,弥漫毒雾,最终发生成片感染。” “外面的病源,不能再带回城邦部落。” …… 真相了! 这个真相,让不少人感到揪心。 不是不进家门。 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 在这个原始时代,可没有后来的医疗资源,可想而知,这个部落遭受过多少磨砺与灾难。 “晚辈,受教!”林枫诚心敬重道。 “关于第二个问题。” “如何分封九州。” 听到这话。 不少人提起精神,认真聆听。 毕竟我们的文明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烟海的历史尘埃间,不仅仅留下四大发明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更留下了辽阔的天地。 自古以来,我们习惯上把华夏大地称之为汉地九州,也有称十二州、中土、神州等。 但很多人对九州的概念还是很模糊。 总是傻傻地分不清到底是哪九州?更弄不清自己是哪个州的人? 即便大禹时代,还没有后代的疆土,面积却也是无比辽阔。 当时没有飞机,没有轮船,没有测绘仪…… 古人是怎么构筑地图? 怎么在地图上划分呢? 真是用脚一步步走着,一步步测绘? 再进行分封? 这可是一项难如登天的工程! 立身高处,大禹那对睿智的眸子,凝视远处,望着这片山河大地,继续说道: “我的治水行动,从冀州开始,一路治水,并叫益发放稻种给民众,在低湿的地方种植,使粮食供应大致平衡。” “我率领众人沿途疏通了九条河道、筑堤修治了九个大湖,凿通了九座大山。” “多年治水,足迹遍及各地,使我掌握了天下各地山川形势、土质优劣,了解各种物产与民风,从而划天下为九州。” …… 林枫问道,“大禹,晚辈有惑,九州分别是什么名字?”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林枫又问道,“您划分九州的初衷,意图为何?” 既然是对话上古大贤。 有问题。 自当询问。 这也是帮助后世人,了解这段古老尘封的历史。 大禹情绪高亢,声如洪钟,震荡茫茫荒野说道:“九为大,我将天下分封为九州,希望我的华夏族人、后人,能够更强大。” “每一州铸一大鼎来镇守,大鼎上画上神兽,九鼎也指天下。” “我也希望将来有人,统领所有部落,一统天下。” “分则弱,合则强,这也是我治水时,联合诸多部落悟出的道理。” “面对浩瀚山野,族人们的力量还是太弱,必须一统。” …… 大禹喝声。 向着八方传动。 分封九州。 不是十州,也不是十二州。 真的与古人的观念有关,在古代,从一至九这九个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当中九是最大的阳数,真的受这一思维影响。 “年轻人,你来自后来的时代,是谁,统一了我们的山河土地?”大禹忽然问道。 “两千年后。”林枫如实说道。 大禹双眼瞪大,密布岁月沧桑的脸庞上,满是不可置信神情。 百年四代人。 千年四十代。 两千年就接近上百代人了。 需要用那么长的时间?才有一位华夏之主,能统一华夏大地吗? 谁能想到。 要在两千年后,威震华夏的始皇帝,才彻底完成了大禹的夙愿。 “果然,那位又登场了。” “无论是谁,都绕不过他啊,不愧是千古一帝。” “我秦始皇的排面,就是那么横。” “那位自诩比肩三皇五帝的男人,自称始皇帝,绝不是吹出来的。” …… 镜头画面里。 林枫又道,“大禹请放心,自从一统之后,后世华夏大地,虽然分分合合,但统一始终都是大势。” 大禹呼出一口浊气,点头说道,“想来这两千年中,族人们仍是困苦,一统天下,谈何容易,需要魄力,需要军力,需要财力……” 大禹的眼光,还是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的。 林枫问道,“大禹,您距离我们太遥远了,许多东西无法考证,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这是我们后世人,都想去了解。” 大禹反问道,“那个现代的人,对我又了解多少?” 林枫回道,“知道您采用“导山治水”的方法,即采用疏导而不是围堵的方法来治水。” “知道您创造了多种测量工具和测绘方法,还创造了“左准绳,右规矩”四种测量工具。” “知道您为使人们不迷失方向,教大家砍木做标记,指明方向,还创造了司风鸟。” “知道您创造了刻石和冶金来作记录的方法。” …… 林枫一口气说了很多,为了这档节目,他可是废寝忘食,翻阅了无数资料。 可这些,都是从神话故事演变而来。 是真实的吗? 连林枫自己都不清楚。 大禹摇头,谦虚说道,“你所说诸多,并非我一人完成,是华夏族人的成绩,是所有人共同商议,决策,执行,非我一人之功。” 随后。 大禹指着东边方向,说道,“遥远的族群城邦,中央有一座山石,上详细记录着各种事迹,谁之功,谁之名,都清楚记录于一面面山石之上。” 啊? 林枫咂舌,那不就是一处记录“发明专利”的地方吗? 当然,也可以叫做功德之地。 林枫试探问道,“谁发明了缠绕在脚上的鞋子,也会记录在石墙之上?” 大禹点头,说道,“这是一个部落女子,巧手完成的杰作。” 林枫在犹豫,自己要不要穿越去华夏部落的城邦,亲自走一遭。 古代的城邦。 就是村寨。 应该是一座座茅草屋子围拢的原始区域。 在那里,估计更能体会到四千年前古人的生活气息。